• 捐赠人金额
  • 赵鸣100.00
  • 李丽君100.00
  • 唐果儿50.00
  • 非攻沉香200.00
  • 曹宇仁200.00
  • 黄家锐100.00
  • 黄家锐100.00
  • 罗文超200.00
  • 吴艳兰100.00
  • 石芷沐100.00
  • 王志明333.00
  • 和淼66.00
  • 赵昱霖2000.00
  • 卿方露113.13
  • 邓***50.00
  • 宋明明300.00
  • 张雯100.00
  • 胡雅卓600.00
  • 文家智120.00
  • 詹旭阳100.00
  • 都子豪60.00
  • 唐莹200.00
  • 刘俊杰168.00
  • 吴玉馨1000.00
  • 周琳1500.00
  • 张国光200.00
  • 梅筠溪&梅箬影小朋友200.00
  • 蒲燕666.00
  • 陈甫200.00
  • 冯超200.00
  • 廖鉴之600.00
  • 蒲国富100.00
  • 叶晓勤100.00
  • 周晖600.00
  • 江海天200.00
  • 高若菡166.00
首页 > 详情:20140925善工夜话——管理行为,还是管理问题?

20140925善工夜话——管理行为,还是管理问题?

前天早上入园的时候,有位学员,因为想带一件物品到机构,父母不允许,到了机构楼下时,父母和孩子发生了争执和拉扯。是位大学员,虽然年纪不算大,可是个子已经比我还高了。等我们闻讯赶过去的时候,学员正在大哭呢。孩子有一千个理由想带东西,父母也有一千个理由拒绝,这在生活中会很常见。我们成人也会常常面临着被拒绝的尴尬局面,很正常。
通常,面临孩子大哭的时候,家长会如何去做呢?如果是普通孩子,常见的会有“教育”、说理、劝解、转移注意力、也有可能会有冷处理、打骂、强制执行。常常会见到一些朋友,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会苦口婆心地开始讲道理。以希望孩子能“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再也不犯。话会很多,语气也可能会激烈,目的是希望解决掉“问题”。结果却不一定有效,搞得自己也会很辛苦。
其实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前述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可以更多地考虑时机、对象以及当时当下的环境因素。前述的现象,更多地,是一种为了“管理问题”而做出的“管理”,我们会希望孩子从中学到“正确的方法”。
先跟大家讲讲我们的现场处置方式。我们到达现场之后,简单几句话,从家长口中得到了基本缘由和事发经过。这个阶段很快,不超过2分钟。家长见到我,也比较放心地给了我一个眼色,和另外几位围观处理的老师、家长先行上楼去了。
我们都知道,(大家也能够想到),在孩子大哭的时候,讲道理,几乎是不可能听进去的。于是,我仅仅是有节奏地拍着学员的胸和背(男孩子哈) ,大约每过15秒,加一句“不哭了”。孩子要“申诉”,要告诉我经过,要比划刚才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回应一句:你哭着的时候,我听不清。于是,孩子渐渐在收声。
我把整个过程,叫做“管理行为”,其实,孩子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也就是“管理问题”这一步,我还没有去做。我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在我去之前,孩子已经哭闹了大约20分钟,也有点趋于更激烈的样子,我仅仅针对他的行为,进行了“安抚”,耗时大约10分钟。当然,后续对问题的劝解,包括大家都会做的“讲道理”,还会花更久的时间。
不过,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的孩子,在社会化环境里,突然表现出各种令家长窘迫万分的“不恰当行为”时,是否可以考虑用比较直接和简单的方式,只管理行为,而暂时把问题延后处理呢?
我们的专业知识告诉我们,事物有其前因、行为和结果。我们常常去用ABA去分析孩子的表现后面的“含意”。我们也常常对孩子的“突然袭击”而手足无措,更有家长朋友告诉我,当理论遇到实际的时候,无从下手。
有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够记得:我们孩子的个性,不是教出来的,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对待出来的。小处没有善加对待,等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再来对待和“管理”,那么,事倍功半。
所以,对于我们的特殊孩子来说,善于管理“行为”,虽然貌似“治标”,但却是“治本”最前置的条件。做一位善于管理“行为”的师、长,会让你在孩子心目中,成为一位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再来摆事实,讲道理,则会容易一些。

发布时间: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