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4月28日电(王军)为进一步促进社区治理的创新和改革,28日下午,首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在成都市武侯区举行。来自于全国各地的社区治理专业人员,社会组织、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社区治理的现状进行交流沟通,并共同探讨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由于过去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组织不了解社区居民服务的具体事项,无法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也调动不起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在会上,武侯区区长林丽结合武侯区在社区治理方面的情况,向与会嘉宾进行了分享。“就这一难题,武侯区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林丽说,通过让院落自治组织、志愿者队伍、驻区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治理,让居民由“客人”变为“主人”,生活不仅变得方便,业余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武侯区依托“深化社区治理机制改革”,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支撑,以专业社工服务为提升,积极推动“三社联动”社会化参与机制建设,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的联动发展,融合互动,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深化了社区治理创新。目前,武侯区139项政务事项已面向社会“发包”,让社区服务“全面社会化”。同时,武侯区从上海等地引入10家品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其与本土社区组织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有效引领带动本土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在会上,不仅武侯区对“三社联动”实践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来自于厦门市市委副秘书长朱耀垠、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清华大学教授罗家德、上海一门市政务研发中心赵海然博士等还先后进行了主旨发言。记者还获悉,为对社区治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明日,武侯区还将举行“社区治理与三社联动”、“社区治理与社区协商”、“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三个分论坛。(以上内容转自人民网)
作为武侯区参与助残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善工家园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分享论坛内容在小伙伴们:
◆民政部和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主办,武侯区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开幕。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以及司法部,文化部,省民政厅,市政府,以及来自北大,清华,北师大,南开,厦大,华师,川大,财大,成信院和北京,天津,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等多地代表参加。
◆四川省民政厅黄明全厅长,成都市政府谢瑞武副市长,武侯区区委书记巫敏,区长林丽,分别为论坛致辞,林丽区长详细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武侯区社区治理改革过程。2014年武侯区购买社会#服务资金达到4500万元,2015年会达到5200元。110多家社会组织参与武侯区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视频上,看到了善工家园的助残社工站和助残托养早疗项目的画面。小伙伴们加油哈!!!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厦门市委副秘书长朱耀垠给大家分享“美丽厦门战略”。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南京市民政局陈芳副局长的讲演中,谈到了南京市社区和社区组织服务中的“社工全科式受理”,这正是善工家园助残社工站深化“量服”服务的接案入口窗口模式。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中央编译局何增科研究员给大家做《社区共治和社区善治》的主题演讲。记得几年前,还在给伙伴们分享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的过程中残疾人问题的解决出路和希望,今天,这些已不是空谈,是进程,是推进。从武侯开始。
◆如果,“社区共治”能整合“社区自治和社区自我调节”并形成对二者的超越,这,会是未来你我都会和谐生存的社区生态么?有待探讨。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清华大学的罗家德教授给大家分享清华社会学系的社区治理研究项目,感触很大。站在社区视角,我们都已是被“打散”了的“原子化的个人”,什么时候,我们能在社区里相互信任?什么时候,我们的社区会是互惠的社区?什么时候,“原子化”的我们每一个个人,愿意去维护社区的声誉?期待。
◆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上海大学的顾骏教授做主题演讲。其中,对于社会治理过程中民办非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政策调整,做了精辟论述。这,就是善工之路。
◆信息化和大数据,能给中国的社区治理带来什么?中国社区治理论坛上,上海一门式政务研发中心赵海然博士给大家分享的内容,让我们更加了解,其实,四川残联系统服务几百万残疾人的“量服”平台以及里面累积的300万办证残疾人数据,真的在这个领域走在了全国前面。
◆首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开幕式尾声: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给大家分享社会治理根源和理念。